定制ai数字人软件流程

 AI数字人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9-17

做定制 AI 数字人软件,其实像给客户 “定制一个专属的‘数字伙伴’”,得一步步跟客户对齐,每一步都得把细节抠实 —— 毕竟最终要的是 “合客户心意、能真能用起来” 的东西。以下是具体的流程,用最实在的话讲:

第一步:先把需求 “聊透”—— 别等做一半再改

不管做什么定制产品,第一步都是 “摸清楚客户要啥”。得坐下来和客户慢慢聊:

用途:这个数字人是用来直播带货?当客服接咨询?还是做教育内容的讲解?不同用途的功能优先级完全不一样(比如直播需要实时互动,客服需要准确回答问题);

风格:要 “像真人一样写实”(比如企业 CEO 的数字分身)?还是卡通萌系(适合儿童内容)?或者二次元风格(针对年轻用户)?甚至要不要加品牌元素(比如企业 logo 的颜色、吉祥物的特征);

功能细节:得能实时对话吗?要不要做动作(比如挥手、举产品)?表情得跟着语境变吗?能不能换衣服、换背景?这些细节得抠到 “不能再细”—— 比如客户说 “要能笑”,得问清楚是 “露齿笑” 还是 “微笑”,不然做出来不符合预期。

聊完后,最好写个 “需求清单” 让客户签字确认 —— 不是搞形式,是避免后面 “客户突然加功能” 或者 “自己理解错了” 的麻烦。

0 (1).jpg

第二步:做 “可行性评估”—— 别给客户 “画饼”

不是所有需求都能实现,得跟客户说实话:

技术能不能做:比如客户要 “实时互动 + 超写实风格”,得告诉他们 “这对服务器算力要求高,可能得加预算”;

成本 & 时间:大概要花多少钱?多久能做完?比如 “写实风格的建模时间比卡通长 2 倍”,得提前说清楚;

风险提示:比如 “如果要实时对话,得用客户的语料训练,语料越多效果越好”,避免客户以为 “随便就能做个‘无所不知’的数字人”。

第三步:出 “原型”—— 让客户 “先看到大概样子”

聊透需求后,不会直接动手做,而是先出 “原型” 让客户确认方向:

形象原型:画几个草图 / 概念图(比如用线稿画数字人的脸、发型、衣服),让客户选 “哪个对味”;如果客户没想法,也可以给几个参考案例(比如 “类似这个主播的风格”);

功能原型:画个简易界面图(比如 “左边是数字人展示区,右边是对话输入框,下面是动作调整按钮”),让客户看看 “操作逻辑对不对”—— 比如 “调整动作的按钮放在界面左下角”,客户说 “要放右边”,改起来很简单,但如果等做完再改,成本就高了。

第四步:开始 “造数字人”—— 从 “骨架” 到 “灵魂”

确认原型后,才会进入 “实际制作” 阶段,分为形象建模AI 功能开发两部分:

1.形象建模:把 “草图” 变成 “能动的数字人”

搭骨架:先做 3D 建模 —— 比如先建数字人的 “骨骼结构”(像人的骨头一样),再贴 “皮肤”(比如皮肤的质感、头发的丝滑度、衣服的褶皱);

绑定 “关节”:给数字人装 “可活动的关节”(比如肩膀、手肘、嘴巴),这样后面才能做动作;

表情绑定:比如用技术把 “微笑、皱眉、张嘴” 这些表情 “焊” 在数字人脸上 —— 比如 “说‘你好’时嘴巴张开 1cm,同时嘴角上扬”,得调得自然,不能像 “机器人”。

2.AI 功能开发:给数字人 “装脑子”

数字人的 “灵魂” 是 AI 功能,会分模块做:

对话能力:用自然语言处理(NLP)技术,让数字人能 “听懂问题 + 会回答”—— 比如客服数字人得学 “常见问题库”,直播数字人得学 “带货话术”;

动作生成:要么用 “动捕设备” 录一些基础动作(比如挥手、点头),要么用 AI 生成 —— 比如 “数字人说‘这个产品好’时,自动举一下手”;

实时渲染:把数字人 “放到” 引擎里(比如 Unreal、Unity),让它能在电脑、手机上实时动起来—— 比如直播时,数字人能跟着观众的问题 “立刻回应”,不卡顿。

第五步:“训练 + 调试”—— 让数字人 “更像人”

做完 “骨架” 和 “脑子”,得让它们 “配合好”:

对话训练:用客户的语料(比如企业的 FAQ、直播脚本)训练数字人 —— 比如 “客户问‘退货流程’,数字人得用企业的标准回答,而不是随便编”;

动作 & 表情调试:比如 “数字人说‘很高兴认识你’时,得微笑 + 点头,而不是‘面无表情地挥手’”;“说‘抱歉’时,得低头 + 皱眉”,这些细节得反复调,直到 “看起来自然”;

性能调试:测试数字人在不同设备上的运行情况 —— 比如用手机打开会不会卡?直播时延迟高不高?

第六步:“测试”—— 别等交付了再发现问题

做完后,得 “往死里测”:

功能测试:比如 “让数字人回答 10 个常见问题,看对不对”;“让数字人做 5 个动作,看有没有卡顿”;

用户体验测试:找几个 “真实用户” 试试 —— 比如让客服岗的员工用数字人接几个咨询,问他们 “有没有哪里用着别扭”;让主播试试 “数字人直播时能不能跟上节奏”;

压力测试:比如 “同时让 100 个人和数字人对话,看会不会崩”(针对高并发的场景,比如直播)。

第七步:交付 + 培训 —— 让客户 “会用”

测试没问题后,才会给客户交付:

交付内容:不仅是软件本身,还有 “操作手册”(比如怎么调整数字人的动作、怎么更新对话内容、怎么换背景);

培训:面对面教客户用 —— 比如 “点这个按钮能换衣服”“在这里上传新的语料”;如果客户是企业,还会培训 “管理员”(比如 IT 人员)怎么维护;

试运营:让客户先 “小范围用”(比如先在一个直播间试一周),有问题立刻改 —— 比如 “数字人回答‘退货’的问题太慢”,就调整对话模型的响应速度。

第八步:售后 —— 不是 “交完货就不管了”

定制软件的售后很重要:

bug 修复:比如 “数字人突然不能动了”“对话时卡顿”,得立刻帮忙解决;

功能迭代:比如客户用了一段时间说 “想加个‘跳舞’的动作”,得帮着做;

技术支持:比如 “语料不够了怎么加”“想换风格怎么改”,得随时回应。

最后想说:定制数字人不是 “做个玩具”,是 “做个能用的工具”

整个流程的核心,其实是 “和客户一起解决问题”—— 不是 “我给你做个数字人”,而是 “我帮你用数字人解决直播 / 客服 / 教育的问题”。所以每一步都得 “站在客户的角度想”:比如客户是小企业,就别推荐 “超写实风格”(太贵);客户是做儿童内容的,就把界面做简单点(避免操作复杂)。

总结下来,流程就是:聊需求→定方向→做原型→建模型→装 AI→调细节→测没问题→交付→售后—— 没有什么 “高大上” 的词,就是 “一步步把事情做扎实”。


上一篇 ai数字人是怎么回事
下一篇 生成自己的ai数字人怎么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