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数字人24小时直播怎么实现

 AI数字人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9-17

要实现 AI 数字人 24 小时直播,本质是把「数字人塑造、内容供给、技术衔接、运营兜底」串成一个 “像真人直播一样自然” 的闭环 —— 每个环节都得落地到 “观众不觉得在看机器人” 的细节里,不是堆技术名词,而是解决 “怎么让数字人‘活’起来、内容‘不断档’、互动‘有温度’” 的实际问题。

第一步:先把数字人 “磨” 成 “能聊天的人”

数字人不是 “建模软件里的假人”,得先有 “人的质感”:

形象要 “落地”:不管是写实风(比如美妆主播的 “邻家女孩脸”)还是卡通风(比如游戏解说的 “Q 版萌妹”),建模时得抠细节 —— 笑的时候苹果肌要轻微隆起,不是生硬扯嘴角;挥手时胳膊得有自然弧度,别像机器人那样直上直下;甚至连 “眨眼频率” 都得调对(比如每 3-5 秒眨一次,每次眨 0.1 秒,像真人那样)。

0 (1).jpg

声音要 “有情绪”:别用那种 “机械读课文” 的合成音,得找能调 “语气” 的工具 —— 比如讲福利时带点小兴奋(“宝子们!今天抽的口红是刚到的新品,颜色巨显白!”),讲干货时沉下心(“这个底妆技巧要慢,不然容易卡粉,我再试一遍你们看”),甚至加些 “真人的小瑕疵”:比如讲久了带点轻微气息(“刚才讲得有点渴,喝口水上个厕所,宝子们等我 10 秒~”),或者偶尔 “卡一下”(“哦对了,刚才忘说 —— 这个粉底要选‘适合自己肤质’的,比如干皮选滋润款,油皮选控油款…… 哎我刚才是不是漏了什么?”),反而更真实。

第二步:内容得 “接得上”——24 小时不能 “断片”

24 小时直播最怕 “没的讲”,得提前做 “结构化内容库”,像搭积木一样拼出不同时段的内容:

先定 “主题框架”:比如做美妆直播,就拆成 “时段板块”——

上午 9-12 点:新手入门(底妆、眉毛、修容的基础技巧);

下午 1-5 点:进阶干货(眼妆配色、不同场合的妆容);

晚上 6-10 点:互动福利(产品试色、抽小样、解答观众问题);

凌晨 12 - 早 8 点:“复播合集”(把白天的高频问题再讲一遍,比如 “干皮怎么选粉底”“口红沾杯怎么办”)。

素材要 “活”:文字稿得写成 “口语化的聊天”(不说 “本品具有遮瑕功效”,要说 “这个粉底遮痘印超管用,我昨天下巴长了个痘,涂一层就看不见了”);还要搭配 “真人素材”—— 比如提前拍好的 “产品试色短视频”(数字人讲 “这个口红的颜色” 时,屏幕切到实拍的 “涂在手上的效果”),或者 “观众案例”(“昨天有个宝子说‘用了这个粉底,上午 9 点出门,下午 5 点都没脱妆’,是不是超厉害?”)。

留 “灵活空间”:得给内容加 “实时钩子”—— 比如当天出了 “热门美妆新品”,赶紧把 “新品试色” 插进晚上的福利时段;或者看观众弹幕里问 “夏天用什么粉底不脱妆”,立刻把 “下午的进阶干货” 换成 “夏天粉底推荐”,让数字人说:“刚看到好多宝子问夏天脱妆的问题,那咱们今天先讲这个!我手头有 3 款粉底,都是我自己夏天用过的,给你们试一遍~”

第三步:技术要 “托得住”—— 让数字人 “会说会动会互动”

得把数字人的 “说、动、互动” 同步起来,别让观众觉得 “割裂”:

“说” 和 “动” 要同步:数字人讲 “这个口红的颜色” 时,手得刚好指向镜头旁边的口红模型;说 “大家把‘想要’打在公屏上” 时,眼睛得 “看” 向弹幕区的方向(其实是提前设定好的 “互动动作”);甚至讲 “我昨天吃了火锅” 时,嘴角得带点 “回味的笑”—— 这些细节靠 “实时渲染技术” 实现,但不用管术语,关键是 “别让动作和说话脱节”。

互动要 “像真人”:观众发弹幕得 “有回应”——

常见问题(比如 “链接在哪”“怎么下单”):用 AI 自动回复,数字人直接说:“宝子,链接在下方购物车 1 号链接,点进去直接拍,今天下单还送小样!”;

复杂问题(比如 “我是敏感肌,能用这个粉底吗?”):先由 AI 提取关键词(敏感肌、粉底),再从 “问题库” 里拽出提前写好的 “口语化答案”(比如 “敏感肌宝子放心!这个粉底是‘无酒精、无香精’的,我之前过敏的时候用都没泛红,你们可以先买小样试试~”);

甚至 “接梗”:观众发 “主播好可爱”,数字人得笑着说:“谢谢宝子!我今天特意涂了这个草莓色的口红,是不是很显嫩?”(提前设置好 “夸可爱” 的回应模板)。

第四步:运营得 “盯着”—— 别当 “甩手掌柜”

AI 数字人不是 “开了就不管”,得有人 “轮班守着后台”,像 “导演” 一样调整节奏:

实时监控数据:比如晚上 8 点观众突然涨了 1000 人,得赶紧把 “进阶干货” 换成 “福利抽奖”,让数字人说:“哇!刚进来好多新宝子!今天加个福利 —— 抽 3 个宝子送这个口红,只要发‘想要’就有机会,我数 3 个数开始哦~1、2、3!”;

处理 “突发状况”:比如数字人突然 “卡壳”(声音变成机械音),得立刻重启系统,切到 “应急脚本”(数字人说:“宝子们稍等,我这边网有点卡,马上回来~”);或者观众发 “主播是不是机器人?”,得让数字人 “调皮” 回应:“哈哈我是‘会聊天的 AI 宝子’!但我比机器人更会宠你们~”;

每天 “复盘”:看后台数据 —— 哪个时段观众最多?(比如晚上 8-10 点)哪个内容互动最高?(比如抽福利时弹幕量是平时的 3 倍)然后调整第二天的内容:比如把 “产品试色” 挪到晚上 8 点,把 “新手入门” 放到上午 9 点,让内容更贴观众的 “作息”。

最后:合规和体验 “兜底”—— 别踩坑,别让观众 “出戏”

合规要 “严”:得加 “内容审核”—— 数字人讲的内容得先过 “敏感词过滤”(比如不能说 “特效”“神器”“最好用” 这种违规词),观众发的弹幕也得审(别让骂人的、广告的内容刷屏);

体验要 “细”:数字人的节奏得像真人 —— 每讲 5 分钟就 “停一下”(比如 “有没有宝子没听懂?没听懂的话打个 1,我再讲一遍”);别 “一直说”,偶尔 “卖个萌”(“刚才讲得有点累,宝子们给我点个赞好不好?赞到 1 万我给大家跳个舞~”);甚至 “假装喝水”“假装翻笔记”(比如 “等我找一下刚才的笔记 —— 哦对了,这个粉底的色号要选‘比自己肤色白一个度’的,不然会假白~”),反而更像 “真人在直播”。

举个 “实际例子”:美妆数字人 24 小时直播的一天

上午 9 点:数字人准时开播,说:“宝子们早呀!今天咱们先解决‘新手最头疼的底妆问题’—— 怎么涂粉底才不卡粉!我手头有 3 款粉底,分别是干皮、油皮、混合皮的,给你们试一遍~” 然后放 “实拍的试色视频”,数字人跟着讲解;

下午 3 点:数字人讲 “眼妆配色”,插观众的 “真实案例”:“昨天有个宝子发了自己的眼妆,用了‘粉 + 棕’的配色,超好看!我把她的图放在屏幕上,你们看 —— 是不是很温柔?”;

晚上 8 点:数字人说:“宝子们!今天的福利来啦!抽 3 个宝子送这个‘小金管口红’,只要发‘想要’就有机会~我现在念 ID:恭喜‘小甜妹’‘多肉葡萄’‘奶茶不加糖’!赶紧私信我地址哦~”;

凌晨 2 点:数字人讲 “复播合集”:“今天好多宝子问‘干皮怎么选粉底’,再跟大家说一遍 —— 干皮要选‘滋润款’,比如这款‘玻尿酸粉底’,涂完脸润润的,不会卡粉~还有宝子问‘口红沾杯怎么办’,其实可以用‘散粉定妆’:涂完口红,用纸巾抿一下,再拍点散粉,就不容易沾杯啦!”

总结:核心是 “把 AI 当工具,把直播当‘真人的生意’”

AI 数字人 24 小时直播,不是 “用技术代替人”,而是 “用技术帮人‘放大效率’”—— 数字人是 “出镜的演员”,内容是 “剧本”,技术是 “舞台”,运营是 “导演”。最后要让观众觉得:“我在跟一个‘会聊天、会宠粉、会解决问题’的真人主播互动”,而不是 “在看机器人表演”。

说到底,所有技术都是为了 “让直播更像‘人’”—— 毕竟,观众愿意停留 24 小时,不是因为 “AI 厉害”,而是因为 “这个‘人’讲的内容有用、有意思、能共情”。


上一篇 AI数字人的作用、应用有哪些
下一篇 ai数字人客服的优势在哪里